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atc

中国式羞辱培养的“完美孩子”

我国主流价值观里,有一个完美的儿童形象:可以愉快地接受各种有可能的羞辱。所谓的问题其实就是来自一个单一标准下的羞辱。所谓的改进就是希望孩子改变自己的个性。

孩子是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个性的,孩子不应该因为他的个性和个人特点受到羞辱。不要去相信一定要把孩子刻成一个模式才能获得幸福的鬼话。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喜欢自己。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无论有多少财富,都很难获得幸福的感觉。


作者:霍佳,新浪微博名为“神圣午睡”

全职妈妈,信奉顺其自然,追求简单快乐

........................................


小秧到加拿大以后,人人都说她开朗了很多。每天放学,她都要求在班里继续待一会儿,看会儿书,做AR(阅读测验)后再回家。她做AR的时候,我就顺手帮她班主任做点事情,一般都是手工活:比如装订作业,整理学习用品等等。


在等待的时候,我发现小秧有任何事情都会主动积极地去找她班主任沟通,完全不用我帮忙。其实她英语还是有一些辞不达意的地方,但是她也不介意,一句说不清就再说第二句,直到说清楚为止。这让我很欣慰。因为小秧以前胆子非常小,总是什么事情都要让我帮忙。


看起来似乎是孩子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实并非如此。为了让小秧不成为一个中文的文盲,我每周六都送她去上半天的中文学校。我们选的是简体字班,老师都是中国大陆来的,很多还有国内教学经验。在中文学校里,小秧又变成了那个胆小的,有事情不敢和老师沟通的孩子。


一开始我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因为小秧目前在口语表达上,总体来说还是中文强于英文。渐渐地我发现,小秧这种表现跟老师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中文学校的老师有多凶,中文学校的老师也都非常的友善。


中国老师和加拿大老师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我在微博里写过,小秧刚到加拿大上学时,语言不通,不敢一个人去洗手间。她的班主任每次都不厌其烦地随机安排一个小女孩陪小秧去洗手间。小秧班上所有的女孩,都陪小秧去过洗手间。


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动,觉得老师特别体贴,就特意去感谢老师。老师根本不以为意,说:“Sophie就是这样比较敏感的孩子,我小时候也这样。等她完全熟悉了,她自然会放松下来。”老师说得对,小秧很快就不需要人陪伴了。


但是同样的情况,在中文学校,老师会很温和,很亲热地鼓励小秧大胆一点:“这有什么可怕的啊!你为什么不敢一个人去呢?”


老师说得也没错,小秧是个听话的小孩。她也会鼓足勇气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二年级换了现在的班主任。本学期小秧得了好几个奖,什么最佳数学,最佳表现之类。可是那天我要上课,不能去参加。当我第一次告诉小秧我不能去时,小秧哭了。


当时她班主任也在场,立刻过去抱抱她,非常遗憾地说:“妈妈不能来,我明白你的感受。不过我保证我会在那里支持你,为你加油。老师也会抱你,给你拍照。”


我有点不好意思:“Sophie是有一点敏感啦。”


她班主任说:“敏感是非常宝贵的品质。Sophie总是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她富有同情心。而且她很有艺术天分,观察力很好,这都是敏感孩子的特点。”


班主任并不是泛泛地夸奖,她还推荐小秧去参加学区举办的“小小艺术家”展示会。而且小秧的艺术课作品也总是被放在走廊里展览。


而在中文学校的一次颁奖上,负责发奖品的老师和带孩子们领奖的老师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发奖品的老师得到的指令是:错一个成语的是二等奖,有一个铅笔做奖品。


小秧是二等奖,发奖品的老师问她:“你错了几个成语?”她就懵了,因为卷子没有发回来,不知道错了几个,她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那老师还继续追问到底错几个,小秧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于是那老师就说:“那不行,我不能把奖品发给你。”


然后小秧就嚎啕大哭,到后面来找我。我也不清楚状况,就带她去找班主任。她班主任听完之后,马上非常亲热,心疼地说:“傻孩子!二等奖就是错了一个成语嘛!”


班主任带着我和小秧一起去找颁奖的老师,那老师很不在乎地说:“你这孩子也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清楚。”


小秧在我们的培养下,学汉字很积极,愿意去上中文学校。而周围那些土生的加拿大华裔儿童,几乎全都对中文学校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中文太难了,其实更大的原因在于中国老师的思维方式问题。


所谓的问题就是来自单一标准下的羞辱


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对冲下,小秧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她在英语世界里大方自信,而在中文环境下就又变回那个有点胆怯的孩子。


每次我提到这些区别,就会有人说:“谁让你在北京的时候不择校?重点学校的老师就不一样了,个个都是高材生,懂得尊重孩子。所以啊,还是要买学区房……”


于是你看,这又成了新的侮辱点。学校的老师说话方式不够体贴孩子,那还是你错了。谁让你不择校,你不去混成一个人上人。正如王小波在红拂夜奔里讽刺的那样:“与其恨路不好,不如恨自己是个老百姓。”


我收到太多苦恼的家长私信,跟我诉说他们的孩子有问题,不知如何改进。我不相信这是个花钱择校就能高枕无忧的问题,因为其中很多家长的孩子上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其中99%的孩子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谓的问题其实就是来自一个单一标准下的羞辱。所谓的改进就是希望孩子改变自己的个性。


敏感、胆小、好动,基本上是家长苦恼的前三名。但是在我看来,这都是优点,不是缺点。


敏感的孩子有艺术气质,有极为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胆小的孩子懂得判别危险,逻辑性往往很强;好动的孩子体力充沛活力无限,行动力和勇气往往都很强。


这么珍贵的特点为何会令家长苦恼?因为在外界权威评价体系中,这三项都是缺点,应该被矫正。


你敏感,你就会介意别人对你的羞辱,所以你玻璃心。因为你会反驳:“你为什么那么介意?小孩子想那么多干嘛?”


你胆小,你就不会争不会抢,所以你活该得不到资源。因为你会问:“你为什么不变得大胆一点”?


你好动,你就不能一动不动地坐满45分钟,老师就有权羞辱你,因为你会说:“别人怎么就都能坐着”?


“完美”的儿童形象:可以愉快地接受各种羞辱

我想说一句非常难听的话,那就是,我国主流价值观里,有一个完美的儿童形象。这个儿童形象里,最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可以愉快地接受各种有可能的羞辱。


最完美的儿童就是,大人希望你怎样就怎样,大人对你不需要体贴。因此我们一向提倡“装傻”——但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羞辱文化一直延伸到成人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避开这种羞辱。每当有负面新闻,比如,有关安全,诈骗之类的爆出来时,就会产生一部分免疫人群,得意洋洋地羞辱另一部分中招的人。


搞金融的嘲笑搞生物的不懂金融,所以中了明显的圈套。但是不要紧,过一阵子,搞生物的又可以在疫苗问题上反击搞金融的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所以听风就是雨,说的话让专家笑掉大牙。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孩子是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个性的,孩子不应该因为他的个性和个人特点受到羞辱。不要去相信一定要把孩子刻成一个模式才能获得幸福的鬼话。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喜欢自己。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无论有多少财富,都很难获得幸福的感觉。


羞辱不会让孩子进步,只会让孩子压抑自己。


有时候因为孩子压抑了自己,给了你一种孩子在进步的错觉,这是假象,因为压抑从来都不是一种幸福的状态。更有很多时候,羞辱本身就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像小秧的胆怯,不敢说话,只存在于中文学校里。


我现在既是能汇报方案的建筑师,又曾经当众筹办业委会,现在在加拿大念文科,在一众敢于表现的加拿大本土学生里,我依然是课堂表现最佳的那一个。无论如何,我都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吧?


可是我一直到中学,都是个几乎从来不跟成年亲戚讲话的孩子。我被很多亲戚评价为“这孩子太奇怪了,一句话都没有”。而我清楚地记得那种感觉:起初仅有的几次对话令我感觉我不知道怎样对他们说话才是正确的,我每一句话都可能引来羞辱,尽管其中有些是出自善意。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我们的环境不够理想,所以各位父母才应该更坚定地给孩子家庭的支持。有时候环境确实会让人怀疑自己,一遍遍地问自己:“是不是我错了。是不是我太没用?”所以我还是尽量鼓起勇气,去描述一些不太一样的环境。


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告诉那些总感到窝囊或是无力的人们:我们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环境。就算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也不要因为这种环境而去怀疑、羞辱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




1 view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让孩子远离短视频

一到假期,地铁上、商场里,甚至图书馆,都随处可见捧着手机刷短视频的孩子。过年更是如此,孩子们人手一部手机,安安静静各刷各的。 从两三年前短视频开始风靡全球,就已经引起了各国家长的警觉。最新的研究发现:年龄越小,就容易越迷上短视频。 人类大脑负责自控的模块需要25岁才发育成熟,青少年极其容易早早被短视频的算法「吃掉」大脑:看短视频和玩老虎机这种赌博行为一致,激活的都是和大脑中成瘾行为相关的部位,导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