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atc

寂寞----留学生的必修课

“寂寞”与“孤独”几乎是每个留学生的必修课。无论是往日在学校里朋友互相倾诉,还是现今与学生日常闲谈,我们的话题似乎经常绕不过“寂寞”。留学在外,应该是绝大部分孩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背井离乡,第一次脱离了父母的关照,第一次把自己的所有扛在自己肩上


作为一个在美国学习生活工作了六七年的前留学生,我也曾在地球另一端的国度里独自面对崭新与陌生的环境,我亲身经历并克服过令人窒息的孤寂,也目睹过很多同学沉沦在无边无际的孤独中,用派对和酒精驱赶空虚,却又只剩空虚。这里我想把一些对抗留学生活中孤独寂寞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将赴苦海”的同学们有所警醒与帮助,能够在孤独中获取力量,积极面对独自一人的留学之旅。


保持生活的规律


很多时候,寂寞和孤独会冲淡你的自律性。中国古人就把“君子慎独”作为个人风范的一项极高境界。在没有班导和辅导员且选课极度自由的国外大学,你会发现很多往日的良好习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变得异常脆弱


一场懒觉睡到午后,起来点个外卖后复又躺下,终于在床上度过一整天者有;守着电脑一局接着一局打着游戏,顶着眩晕的双眼奋战几个昼夜者亦有。

这种持续的惰性与抑制不住的玩心会将你的意念一点点摧毁,每每在你想要回归正轨的时候裹住你想要往上爬的腿,最终你会发现你永远被锁在昏昏沉沉的无序生活当中。

所以越是一个人生活的时候越要保持生活的规律,这需要你给自己制定一个日常作息表并严格执行,并且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时刻的清醒,从而抵御你潜意识里的自我放逐。我非常庆幸在我一人的日子里做到了“慎独”,可以有条理地生活,而不是让自己日夜颠倒,活在泡沫和梦幻当中。

设定短期的目标


给自己的生活设立目标,并为之付诸行动,是我在大学阶段抗衡寂寞的最主要的手段。在尝试突破彷徨时,很多人会有一种有力没地方使的困惑感。哪怕给自己制定了作息表,却总觉得那不过是日复一日机械的重复,往往就对生活与学习的意义产生了质疑。所以此时,一个目标,或者一项给自己的挑战,会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良好的兴趣


在独自一人面对寂寞的同时保持活力,我的兴趣让我受益匪浅。每个人都有自己排遣无聊的方法,在孤独中保持健康积极的爱好并持之以恒,可以把那些转瞬即逝的空余时间变废为宝


我在美国工作同时等待H1B签证抽签结果那段最难熬的时光里,每天保持1个半小时的健身房锻炼,并随后报名参加了ACE Personal Trainer的考试,拿到了健身教练证。同时,我把那段时间繁杂的思绪都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每周都会有新的创作。日积月累,在我离开美国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在回国之后也进行了投稿,我的组诗也已经在2018年第四期钟山文学杂志社刊登,也算是我那段寂寞如雪时期的小小回报,和一点点光亮。

可以说在那些最无聊无助的时候,是汗水和文字扶着我走了过来。我也希望我所有的学生在未来回首孤独时,可以自豪地说起自己在那条泥泞里找到的宝物。

结交有趣的朋友


说到底,人是群居动物。可能有人喜欢独处,但没有人真正喜欢孤独。寂寞有时候是个恶性循环,越是没有社交越感到孤独,越是孤独又越恐惧社交。久而久之,自己就把自己关在了一个不知昼夜的小黑屋里自艾自怜。

其实,在寂寞的漩涡边应该有那么一个人,可以随时拉你一把。这个人可以是你当时的男/女朋友,可以是你最喜欢课堂上的助教,也可以是某位开朗温暖的故友,当你决定尝试走出舒适区去认识新的朋友之后,你会发现与人沟通越来越游刃有余,自己的天地也越来越广。朋友可以让你走出自己的小黑屋,让你有地方倾诉,让你不至于几天不说一句话




6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让孩子远离短视频

一到假期,地铁上、商场里,甚至图书馆,都随处可见捧着手机刷短视频的孩子。过年更是如此,孩子们人手一部手机,安安静静各刷各的。 从两三年前短视频开始风靡全球,就已经引起了各国家长的警觉。最新的研究发现:年龄越小,就容易越迷上短视频。 人类大脑负责自控的模块需要25岁才发育成熟,青少年极其容易早早被短视频的算法「吃掉」大脑:看短视频和玩老虎机这种赌博行为一致,激活的都是和大脑中成瘾行为相关的部位,导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