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加拿大孩子的兴趣班
儿子从小到大参加了不少兴趣班,今天只想聊一聊其中的收获和经验,也算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吧。
在这里想先说几点:
1、让孩子多参加些兴趣班对我来说主要有这么几个目的,一是挖掘他的潜能;二是提高他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三是锻炼意志,学会坚持;四是为了他今后的社交。
一个兴趣广泛的人,或者什么都会一点的人往往生活质量也很高,朋友也多。
最近看了加拿大一个儿童机构发的小册子,那里面也说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这样才能从中发现孩子到底喜欢些什么。
2、儿子上兴趣班的经历也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原来不曾想到的,包括对孩子多方面的更深的了解,还有我自己心态的调整。比如说儿子在体育运动上是属于慢热型的,每次都是以让我失望开始,然后慢慢地让我看到希望。掌握了这一规律,我心中就有了定数,遇到失望的时候也能沉得住气了,练出了耐心,而且也真正明白了为什么不要和别的孩子去比,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和自己的过去比才是最合理和科学的。
3、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更深了,因为孩子也感受到了我的付出和对他的帮助。每次在他失败或踌躇的时候,我都会帮他分析原因,给他出主意,帮助他克服困难,或者让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虽然我自己什么也不会,但毕竟姜还是老的辣,有些东西还是能看出些门道,至少可以在策略上给他些建议的。这样既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以后管起他其他方面的事情来遇到的反抗可能也会小很多了。
4、同时参加多个兴趣班最大的限制就是时间,我们总是有一项活动占据了一星期中三天的时间(以前是跳舞,现在是游泳),否则我想我会让他尝试更多的兴趣班,或者更早开始某项活动。
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参加的兴趣班还很少,有时候在等他下课的时候就听加拿大妈妈们在叽里呱啦的聊天。不听不要紧,一听吓一跳。她们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忙,星期一有什么活动,星期二干什么。。。。没有一天是闲着的,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传说中加拿大人不管孩子的啊。
所以说在哪里都有让孩子忙起来的家长,这一点是不分国界的。
而且加拿大兴趣班的种类比起中国来恐怕是只多不少,为什么?因为有市场需求。我们这儿亚裔学生占百分之十二左右,白人要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儿子迄今为止参加的兴趣班里,加拿大孩子的人数绝对是压倒性的。
6、学业和兴趣班之间的冲突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多,因为学业越来越重了,可参加的兴趣班也多起来了,或者运动量加大了。我有一些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中,说他们的孩子忙得只能在校车上写作业了,因为课外活动太多了,实在没有时间。
但即便如此相信也没有人会因为学习而完全放弃兴趣班,这里面我想有两个原因:
在加拿大没什么升学压力,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本学区内直升,无需考试。一般的大学竞争也不是很激烈,所以想混个大学上并不难。
要说有压力也是上名校的压力,可越是有名的大学越是要求名副其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社会活动吧),否则成绩再好也不会受到青睐。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