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
说说加拿大孩子的兴趣班
儿子从小到大参加了不少兴趣班,今天只想聊一聊其中的收获和经验,也算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吧。
在这里想先说几点:
1、让孩子多参加些兴趣班对我来说主要有这么几个目的,一是挖掘他的潜能;二是提高他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三是锻炼意志,学会坚持;四是为了他今后的社交。
一个兴趣广泛的人,或者什么都会一点的人往往生活质量也很高,朋友也多。
最近看了加拿大一个儿童机构发的小册子,那里面也说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这样才能从中发现孩子到底喜欢些什么。
2、儿子上兴趣班的经历也让我受益匪浅,这是我原来不曾想到的,包括对孩子多方面的更深的了解,还有我自己心态的调整。比如说儿子在体育运动上是属于慢热型的,每次都是以让我失望开始,然后慢慢地让我看到希望。掌握了这一规律,我心中就有了定数,遇到失望的时候也能沉得住气了,练出了耐心,而且也真正明白了为什么不要和别的孩子去比,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和自己的过去比才是最合理和科学的。
3、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更深了,因为孩子也感受到了我的付出和对他的帮助。每次在他失败或踌躇的时候,我都会帮他分析原因,给他出主意,帮助他克服困难,或者让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虽然我自己什么也不会,但毕竟姜还是老的辣,有些东西还是能看出些门道,至少可以在策略上给他些建议的。这样既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以后管起他其他方面的事情来遇到的反抗可能也会小很多了。
4、同时参加多个兴趣班最大的限制就是时间,我们总是有一项活动占据了一星期中三天的时间(以前是跳舞,现在是游泳),否则我想我会让他尝试更多的兴趣班,或者更早开始某项活动。
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参加的兴趣班还很少,有时候在等他下课的时候就听加拿大妈妈们在叽里呱啦的聊天。不听不要紧,一听吓一跳。她们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忙,星期一有什么活动,星期二干什么。。。。没有一天是闲着的,真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传说中加拿大人不管孩子的啊。
所以说在哪里都有让孩子忙起来的家长,这一点是不分国界的。
而且加拿大兴趣班的种类比起中国来恐怕是只多不少,为什么?因为有市场需求。我们这儿亚裔学生占百分之十二左右,白人要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儿子迄今为止参加的兴趣班里,加拿大孩子的人数绝对是压倒性的。
6、学业和兴趣班之间的冲突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多,因为学业越来越重了,可参加的兴趣班也多起来了,或者运动量加大了。我有一些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初中,说他们的孩子忙得只能在校车上写作业了,因为课外活动太多了,实在没有时间。
但即便如此相信也没有人会因为学习而完全放弃兴趣班,这里面我想有两个原因:
在加拿大没什么升学压力,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本学区内直升,无需考试。一般的大学竞争也不是很激烈,所以想混个大学上并不难。
要说有压力也是上名校的压力,可越是有名的大学越是要求名副其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社会活动吧),否则成绩再好也不会受到青睐。

Recent Posts
See AllAuthor: Vimal Sivakumar By CIC News On Aug 30, 2023 To attract more global tech talent to Canada,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recently opened a new three-year Open Work Permit
Edit by Edana Robitaille from CIC News on Aug 28, 2023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is working toward modernizing and digitizing its processing system to improve access for app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