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留学后,你变得不一样了

Writer: atcatc

出过国的人都会告诉你:留了学,你整个人以后就不一样了


人生态度改变


在海外的这两年,看见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才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是自由的,是丰富多彩的,不要被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意识限制了条条框框。


专业对口是不错,找个国企公务员职务也非常的舒适,你喜欢就好。但是你如果不想20岁就会看见了自己40岁的模样,每一天都重复着之前的生活,或者大家认为应该过的生活,那就大胆的去尝试吧。


身边的朋友有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义务实习,非洲也去了3个月支教,最后成功的在联合国任职,虽然钱不多,但那一种荣誉感还是金钱无法撼动的;有去了菲律宾考取潜水证,顺便应聘上了当地酒店的潜水教练,天天带人潜水冲浪,好不自在。


你会发现,不再循规蹈矩的follow一成不变的生活,人生会变得多有意义。总之,留学生活给自己带来了另外一种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起来。


自立能力的提升


留学生面对的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主要还是体现在衣食住行几个方面:你需要掌握当地的公共交通出行方法,熟悉当地的交通法规以自己开车出行。同时饮食方面,既要适应当地饮食,又要找到买到熟悉的食材,自己下厨的机会。很多人在留学前,觉得其他国家的食物肯定好吃,一定不需要自己做饭。但是事实上,更多的人总会对国内缤纷多样的食物念念不忘,尤其是在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时。


更加遵守规矩


这个不仅仅指行为习惯上的更加遵纪守法,也是指思维上的,你必然要入乡随俗,去约束自己遵守很多的社会规则。


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加拿大人怎么这么有礼貌,每个人如果走路不小心挡在了你身前,可能都要回头跟你说声抱歉;你随便举手之劳,他们都会cheers/thanks不离口;开门的人如果发现身后有人,都一定会hold the door,直到身后的人赶到门边;路上的车遇到了行人,如果不是市区,都会给你让路,而被让路的人会举起手做一个gesture来表达谢意。这种礼貌,其实就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有就是,办点什么事都要遵守章程,都要顺应老外的思维,可能不像在国内那样有变通性可以讲人情。顺应他们的习惯久了,渐渐地,遵守规矩这件事就进入了价值观的认同感圈。


社交变得更加积极


出国去读书,尤其是如果你是第一次、一个人到国外去长期学习的话,那么刚抵达的那段时间,你一定觉得孤单寂寞无依无靠。


对大多数人来说,异国的新环境会造成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强烈孤独感,令人觉得比从前更热切地想去交朋友,这样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能有同伴在身边,或者有可以商量可以请教的人,闲暇时也有可以hang out的人。即使是从前很内向的人,说不定也会一到国外就早早地和很多人建立起友谊。


国外的社交方式,多半就是,一起去上课、一起去办事、一起健身运动、一起参加party、一起看电影。


懂得尊重他人


其实没有人喜欢judgmental的人,这一点其实国内大多数人也是一样的。英语里有这么两个词:whine(y),judge(mental),你会发现这两件事在老外当中的不受欢迎程度很明显。所以在异国他乡,除了对知己好友之外,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努力去塑造一个正能量更多的形象:少去抱怨,少去评判别人的观点或行为,除了你心中的原则性问题。渐渐地你就会变成一个更加令身边的人喜欢的人。


更加看重亲情


当你在国外遇到点什么苦恼困惑,身边又无人能帮你,只有爸妈温柔的安慰和嘱咐在视讯的时候传来;或者是遇到重大年节,却只觉得异国寂寞无所适从的时候,你的思家之情绝对会爆棚的,那时候最想的就是能瞬间回到家中,吃爸爸妈妈给你亲手做的饭了。有时候心里甚至会觉得,和爸妈之间的亲情居然又升华了一个高度。


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身边有老外或者来自台湾的同学朋友的话,你会渐渐发现他们从不吝于表达自己的feeling,赞赏、争议、爱恨似乎都在他们的口头上。而且你也发现,这种公开的表达其实让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容易了。渐渐地你可能也会或多或少地开始使用这种open的情感表达方式。


当然,无论思维和习惯上有什么样的差异,留学对人的改变,并不足以直接为不同人的人生贴上区分的标签,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新事物,每个人都在随时随地迎接着改变,留学为你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Comments


Copyright © 2024  by CHU Stud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