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与不出国, 思维格局的不同
当今,留学海归和在国内完成学业的大学生一起在社会奋斗,为社会创造收益。但不同的是,很多留学海归选择在外企工作,不出国党则倾向于国企或没有明确的喜好。很多人认为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因为思维格局的不同。
所谓思维格局,是指在个人逻辑思维的导向下,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留学党身上存在很多不同的特质,比如习惯各种文化混合,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等;而不出国党身上同样存在着别人没有的素质,比如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擅长与长辈沟通等。
个人认为两者有下面三点的差异。
一、多元文化(Culture Diversity)
留学生们在初来加拿大的时候,往往会感叹加拿大“文化熔炉”的称号一点都不假。
在同一节课上,学生们会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identity的人:ABC(American Born Chinese),CBC(Canada born Chinese),日亚混血,美韩混血,亚洲欧洲非洲等。
虽然大家都在用英文交流,但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完全不同。
很多留学生在看到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后,有些很快能够接受,有些则略微不适应,需要花一定时间慢慢接受这样的文化差异,把这些当成平常事来对待。
比如,加拿大人处事很热情,看到有人需要帮忙,会不惜余力上前,并且会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场所引起话题。很多时候引起话题的人仅仅是因为好奇,或是友善,先要了解你和你的想法,因此留学生对此的反应是,在被人主动引起话题的时候,很热情与他交流下去。
另一种加拿大文化还包括对弱势群体的包容。
在加拿大,弱势群体包括流浪者,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加拿大社会对他们的包容直接影响了留学生对他们的态度。
比如,在温哥华多家电影院,都能看到残疾人的影子,负责检票;在公交车上,如果有做轮椅的残疾人,司机会主动帮他们把轮椅固定住,然后才向前行驶;对低收入家庭,温哥华当地有专门的food bank(食物银行),免费给低收入家庭发放食物。
大部分留学生会对此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当成是一件平常小事。把流浪者,残疾人等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一样对待,并且没有任何优越感,或者鄙视。
这也是加拿大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慢慢影响着留学海归者。
二、团队合作(Group Work)
加拿大大学里,group work是学习系统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在团队里承担不同的责任,最后和小组一起完成作业并且得到成绩。group work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group presentation(PPT演讲)。在做group presentation的时候,一个团队的协调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要分工明确:有人负责ppt,有人负责写台本,有人负责收集数据,控制时间等等,最后大家要找到共同的时间练习演讲,模拟流程。这一系列的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大家意见不合的时候,如何在沟通过后得到一个一致的意见,非常重要。
另一个group work非常常见的形式就是study group(学习小组)。
相信了解过加拿大课业流程的同学们都知道,加拿大大学有各种考试:quiz,exam,midterm,final exam......非常频繁,“只要学校选的好,次次考试像高考”的比喻十分恰当。考试内容多,难度大,但教授的讲课时间相对较少,很多学生会选择和其他人一起复习,形成study group,浏览知识点,并且一起做习题,整理过往考题。
在学习小组里,大家不仅会针对一个知识点,说出自己的理解;还会在其他小组成员不懂的时候,倾囊相救。因此一个study group的存在,对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与留学生偏爱study group不同的是,中国本土学生更倾向于individual work(个人作业)。他们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集中精神复习知识点,提高效率。这也是对于中国大学课业非常好的复习方式。
Individual work和group work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留学生和不出国党对于学业的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各有利弊。同学们只需要找到适合的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应对不同学校的考试即可。
三、隐私问题(Privacy)
隐私问题在加拿大大学和生活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加拿大文化中,一个人的隐私和对外生活是可以分开的,这也是个人独立价值观的体现。
在加拿大,随意过问别人的隐私是非常不礼貌的,对一个人年龄、职业、收入、婚恋、家庭的过度追问非常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比如,在加拿大大学中很常见的就是老师不会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学校也没有任何可以知道其他人成绩的机会。每个人的成绩都由本人决定是否可以让别人知道。加拿大学生一般不会直接告诉他人自己的成绩,所以不会有成绩攀比,甚至嫉妒别人取得好成绩的现象。因此在加拿大的留学生,对成绩的隐私感一般比中国本土的学生强一些,可能会因为别人对自己成绩的追问而感到不舒服。
另一个常见的隐私问题就是对收入的追问。
很多在加拿大工作的人回国后都会被亲戚朋友追问工作的情况:收入多少,待遇如何。殊不知这类问题在留学身眼里是非常隐私的一类问题。虽然追问并没有恶意,或者仅仅是出于好奇,但这类问题牵扯到个人隐私,在部分留学生看来是非常不礼貌的。然而不出国党对这类问题通常没有太大的排斥或反感,一般都可以接受并且回答,而且这类问题在不出国党的想法下并不是特别不礼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