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
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今后的教育何去何从?
本文作者:阮耀钟(1939.04~)男,浙江诸暨人,著名超导物理学家,中国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来源:手机钝角网
过去我们常说,教育是要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但是,历史和现实却无情地嘲弄了它:新中国成立伊始,那些由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培养出来的钱学森们,毅然冲破重重阻力,纷纷回归,报效祖国。而如今,我们自己培养的“接班人”,却纷纷跑到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去接资本主义的班。
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全盘学习苏联,理工分家,文理分家,拉开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的序幕。
1958年,国家搞“教育大革命”,新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张培养“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砸烂了“旧教育”,全国停课闹革命,从1966年至1969年大学4年不招生。1970年开始招工农兵大学生。工农兵大学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有的实际水平只有小学程度,能叫大学生吗?文化大革命实际是革文化的命,毁了教育,毁了一代人。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三次开启了教育的大改革。随后,又有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2000年前后的高校合并、教育产业化……
如今,教育改革已折腾了几十年,直至2007年10月24日,时年91岁的申泮文资深院士仍然在质疑:“教育改革路在何方”?
我认为,教育像科学研究一样,本身并没有什么阶级性,没必要给教育强加什么政治使命。
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过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和自主的;第二,大学应当具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第三,大学学术与思想自由需要相应的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
退休后,我一直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原是殖民地,建国才二百多年,就成了世界头号強国,这是为什么?
我想,这必定与美国的教育有关。紧接着的问题是:中美教育的差距何在?在此,我谈三点浅见。
第一,美国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导学生独立思考。
有文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亲自为美国小学撰写的誓词是:“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 。
其实,上面这段话不是杰斐逊所讲,而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赛根(Carl Sagan)在1992年7月4日,在杰斐逊故居芒特切罗的独立日庆祝会和入籍仪式上的讲话。
美国教育强调怀疑精神。
科学的本质是怀疑,正是这种怀疑精神培养了创新精神。
而我们的教育则要求学生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听党的话,要坚持这个,坚持那个,这不许怀疑,那不许妄议。
第二,美国的教育是前松后紧。
美国父母送孩子上小学时,说的是“好好玩!”,而不是“好好学习!”
据我所知,美国是从高中开始抓紧的,到了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几乎是“玩命”。
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大学4年,对学生而言是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
然而,我们的教育有个口号,“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抓得很紧,这种补习课,那种培训班,几乎使人眼花缭乱,小学生就忙得不得了。
我们的教育是前紧后松,高考前很用功,很努力,考上大学后就放松了。
而中国的大学又是严进宽出,学生几乎个个都能毕业。中国大学生是放松的4年,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第三,美国和西方的教育是独立的,行政权力不能干预。
英国有个著名的故事:牛津大学是英国政府办的,政府出了很多钱。
几百年的老校了,它有个传统,招生不只看考试成绩,还有个三人教授考核小组的面试,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概10多年前,英国北部某郡的一个女孩子考了满分,那个郡的人就认为满分了肯定能上牛津。教授考核小组考察后觉得她素质不行,没有要。这个郡的议员就要求议会干预,因为这偏远地区好不容易有一个。
英国教育大臣也跟牛津说情,副首相也去,布莱尔也去。但牛津说这是几百年的传统,学校无权更改考核小组的结论。布莱尔非常失望,有一次和别人谈到牛津,就说牛津太古板了,不与时俱进。牛津的学生、老师对布莱尔非常不满意,就取消了授予布莱尔的名誉博士。这件事闹得不亦乐乎,最后牛津还是没有收这个学生。
英国政府和布莱尔确实干预了,但绝对没有说,“钱都是我们政府给的,你不能不听话,何况还有政治因素。”牛津大学也就敢这么硬,就算是首相也不给面子。政府全力支持教育,就要放手让学校按规律去办到最好。难怪牛津大学现在还是世界一流。
美国的大学校长和系主任都是学校自主,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聘任的。
哈佛大学第 27任校长拉里•萨默斯,是从400人的候选人中、经过9个月的逐层选拔,真可谓“精挑细选”产生的。
哈佛大学第 28任校长德鲁·福斯特搜寻工作历时一年,是何等慎重!
我们的大学校长都是任命的,岂能与此相比。
行政权力对教育的干预笔者是深有体会,几十年教育改革瞎折腾就是行政权力干预的结果,科大下迁完全是行政权力干预的恶果。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发展,我很高兴,但我也觉得有不少问题,令人担忧,在此谈两点浅见。
“教育产业化”的口号和做法,我认为是错误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振兴非常重要。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就重视教育。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非常困难,但日本政府咬着牙重视教育,才有今日之发展。
十八大之后,我们科大来了几百外国留学生。我的左右邻居住的都是外国留学生。我一家人住一套,他们一个人住一套。我的房子是自己花钱简单装修了一下,家俱全是旧的,一件新家俱都没买。
仅是装修,包括购买家用电器,我总共花了十几万,是我这辈子花的最大一笔钱。而外国留学生住的房子一律是学校花钱装修的,家俱、家用电器配备齐全,都是新的。科大哪来的钱,全是老百姓的钱,纳税人的钱!
2018年3月,新华网的一篇文章,很自豪地宣布: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我国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教育预算清单中得知,2018年来华留学生的预算总数高达33亿2千万元,来华留学生资助标准,一个普通的本科生,资助高达6万7千元,博士接近10万元!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纳税人的钱化在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而化在外国留学生身上,我很不理解,谁能给我一个解释?
我来自农村。1952年小学毕业时,可以去考绍兴一中。可我的初中是在农村念的,因为农村的学校距我家近,且我念的初中的师资力量并不比城里的初中差。
可是,现在农村的教育资源比城里差得很多很多!
1958年我高中毕业,大学招生在分线面前人人平等,不像现在,考名牌大学,安徽的录取分数线比北京要高很多。
凭什么北京的录取分数线可以低很多?理由何在?我们是进步,还是退步?哪位能给我一个解释?
我念书的时候,小学、中学的学费都很便宜,上大学不要学费。
现在,我的外孙女上一个好一点的幼儿园,一年要两万多元人民币。须知, 2017年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过是25974元,月均才2000多一点点。
我们的教育,如今成了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
这是教育产业化的后果。
教育本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岂能作为赚钱的手段,它违背了教育道德。
众所周知,搞政治是成年人的事,应保护青少年免于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
在世界历史中,首创在青年人当中搞党派政治团体的人是德国的希特勒,他搞法西斯青年团组织,让青年人给他反动政治当炮灰。
张伯苓是位老教育家,张伯苓本人是基督徒,也是国民党员,但他在学生中既不宣传基督教,也不宣传国民党教义,而是保护师生不受任何政治干扰,让学生安心为祖国复兴复强而学习。
西南联合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也是一位老教育家,他也不主张在大学教育中推行党派政治教育,西南联大没有政治课。西南联大的高等教育是最成功的,杰出人才辈出。
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给他在苏联学习的两个儿子岸英、岸青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现在,有的大学在学生中招“信息员”,还有报酬,据说,连续当三年信息员,可以免试保研。“信息员”的职责是专门收集老师的错话,向上汇报。谁能保证不说错话?我奉劝同学们千万别去当“信息员”,别做这种缺德的亊。
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在参加WTO之后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接受了国际上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国家的经济实力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的教育要改革,要不要走全球化的道路?
以上是我的书生之见,也许是错误的,今冒大不讳,大胆进言。不少人是临死前才讲真话,我不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肯定知道问题的答案,他只是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我远远没有钱先生聪明,总是笨头笨脑,直来直去。
今天,我也只是回答了“钱学森之问”的一小部分,估计还及格不了。不是我不想回答,主要是不敢继续回答。
有一句话说的好,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应该让人讲真话!

Recent Posts
See AllAuthor: Vimal Sivakumar By CIC News On Aug 30, 2023 To attract more global tech talent to Canada,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recently opened a new three-year Open Work Permit
Edit by Edana Robitaille from CIC News on Aug 28, 2023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is working toward modernizing and digitizing its processing system to improve access for app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