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
学习成绩VS儿童幸福感
作者:方也
这张图展示了美国各族裔高中生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做功课的时间,下午3点放学以后,代表亚裔的黄线远远超过了其他颜色的线,可以看出亚裔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最久,睡得也最晚。

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学习成绩和幸福感哪个重要?这也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我女儿学校的老师和白人家长很不理解亚裔孩子为何要花这么多时间在学习上,在他们看来,学习成绩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样重要,孩子的时间需要在学习、玩乐、交友、体育、才艺活动中平均分配。
他们经常会很疑惑地问我:中国孩子学习成绩已经那么好了,为啥还要补习?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学生需要额外学习:一是实在是跟不上学校的学习进度,二是学校的教育无法满足的天才儿童。
北美教育体系设计,秉承身心健康和学习知识均衡发展的理念,学业的要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真正的学习压力在高中和大学。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情感发展更重要,我女儿学校很多白人家长更关注成绩报告单中的性格测评部分,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有的都不会告诉孩子,怕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他们不理解为何亚裔父母常常因为孩子没有得到A而如临大敌,还要去找老师问个究竟。
有一个跟我相熟的白人妈妈经常对我说:“你不要让你女儿像那些中国孩子那样,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那样的人生多没意思啊。”
听我女儿说,学校里白人同学没法理解亚裔同学的业余时间都被学习占满,白人同学经常会开玩笑说:“Get your life”。
在亚裔父母看来,学习成绩才是头等大事。亚裔父母对北美教育最不满意的就是对学习的不够重视,公立学校的学习松松垮垮,就算是那些顶级私校,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也不能满足亚裔家长的要求。
亚裔孩子的课后时间被功课补习塞得满满的,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写作辩论等等都要学。不仅要多学,而且要超前学,远远超过学校的学习进度。
亚裔学生在北美被看作是学术模范。2019年,美国的国家教育发展报告显示,相比别的族裔,亚裔拥有更高的GPA,在ACT上亚裔平均成绩高两分,SAT上高100分。
按照教育部的最新统计资料,亚裔虽然只占美国总人口的6%左右,但是亚裔占美国数学和物理奥林匹克团队和总统学者的30%以上,占全国优秀学者的25%到30%。
亚裔出色的学习成绩给北美其他族裔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压力,北美社会各界都在讨论:是不是应该像亚裔那样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美国四位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撰写的报告《Raising Happy Children Who Succeed in School: Lessons Fro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中,把亚裔和美国父母的典型教育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他们的结论是:
亚裔父母的高控制和高压力的教养方式虽然造就了亚裔学术模范生,但是,亚裔孩子总体上的自尊感和幸福感很低。 美国父母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虽然学业成就不如亚裔孩子,但是美国孩子的情感发育会更好。
他们认为:不能采用亚裔不惜一切代价地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同样重要。
一些儿童心理学专家指出:没有快乐童年的亚裔孩子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父母过高的期望让亚裔孩子过分完美主义,害怕失败,永远不会对自己满意,甚至还有对父母的压抑的愤怒和怨恨。
出色的学习成绩使得各种优秀教育资源被亚裔尽数占领,精英高中、特殊班、天才班、特殊学校等等几乎成了亚裔的天下,为保持资源分配的平衡和学生多样化,北美教育系统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限制亚裔学生。
2018年开始,多伦多的私校考试不再要求提供SSAT成绩,而代之以性格测试,许多亚裔学霸在面试环节纷纷落马。多伦多教育局还曾经考虑要取消公立教育中的天才班和IB班,后来因为亚裔家长的抗议才作罢。
纽约市长曾经提出废除标准化考试,让亚裔比例占据73%的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有更多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入学,遭到亚裔家长游行示威和抗议。
限制亚裔学生的措施在大学更加激烈和广泛,2018年开始,全美大约1000所大学不再强制要求提供SAT或ACT考分。而哈佛大学被诉在招生中强调非成绩因素,人为限制了亚裔学生的数量。
亚裔父母“推娃”在北美引发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冲突有日趋激烈的势态,旷日持久的哈佛大学招生歧视案,则是表明了这种冲突已经达到白日化的程度,面对北美社会的种种限制和不认同,亚裔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推娃”吗?
美国学界的普遍看法是:随着亚裔二代家庭更多吸收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亚裔父母“推娃”会终结于亚裔二代。
按照2018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和统计局的数据,亚裔二代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性是各个族裔最高的,但是,亚裔三代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性正在减弱,这似乎印证了这样一种说法。
《纽约时报》一篇题为《告别虎妈虎爸》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亚裔二代,他的观点代表了很大部分亚裔二代的心声,他认为幸福的童年比学业成功更重要,为此他可以欣然接受亚裔三代的衰落。
幸福的童年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必须要成功?我们是不是必须要牺牲幸福的童年让孩子追求成功?这真是值得我们国内深陷“推娃”焦虑的父母们深思。

Recent Posts
See AllAuthor: Vimal Sivakumar By CIC News On Aug 30, 2023 To attract more global tech talent to Canada,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recently opened a new three-year Open Work Permit
Edit by Edana Robitaille from CIC News on Aug 28, 2023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is working toward modernizing and digitizing its processing system to improve access for app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