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
加拿大访问学者签
本来现在的出国留学交流签证办理并没有那么复杂,如果你有CSC的资助,会有留学服务中心的人帮助你,但是我很不幸申请CSC资助失败,所以一切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
前期准备不多说,需要的材料能去网上查到,你需要对照那些材料一步一步来,等材料准备齐了可以选择网上申请上传扫描文件,或者前往最近的加签中心,现在已经新开了7个加签中心,我是在武汉办理的,所以可以根据你所在的地区查询最近的办事中心,在武汉的加签中心open之前我找过中介,但是他们缺少加拿大访问学者签的办理经验,给我提供的材料清单上缺少了最重要的一项,等我把所有材料提交给他们送到北京大使馆办理的时候才通知我,那时候加拿大这边放暑假了,导师去欧洲交流,等我拿到这边的材料时已经耽误了3个月,所以建议大家不要找中介,亲力亲为,不要相信他们保证的,最后出了问题耽误的是自己的时间。他们给我提供材料清单后我还专门打电话去询问是否漏了,因为我在网上看的材料里有一项最重要的A码文件他们的清单里没有,他们保证说不用,按照他们的清单来,后来通知我材料少了之后我因为这边没开学拖了很久,最后他们把材料退给了我,而且很不耐烦,感觉是我提供不了材料耽误他们时间,我也一肚子气,恨不得大热天跑去和他们理论,后来想想理论也没用,理论也不能拿到A码。说这些是想说中介机构有丰富的办理旅游签的经验,但是像学签,工签这种签证他们不是很在行,而且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美国,加拿大的客户不多,他们更搞不清楚了。
材料:
A码,是由对方学校提供的,需要你联系外导,他会联系系里然后通知你提供材料来办理,需要的时间大概1-3周。以前的IMM5802表我们现在不能填写,是由对方系里的办事人员根据你的材料填写。需要交230加元,一般导师会帮你付。办理后外导会把文件发给你,打印出来一起提交办理签证。
IMM1295表,A码需要填写进去。
家属表及教育就业细节表
2张照片,去照相馆告诉师傅加拿大签证,他们一般都知道,或者去移民局网站上,他们有照片的具体要求。
护照,在有效期内。
邀请信,需要写明你的个人信息,你的访学时间等。
经费资助证明,经费要充足,证明在访学期限内你的经费足够你的生活,如果你没有获得经费是自费的话需要咨询一下加签中心的工作人员该怎么办。
单位证明信,证明你是该机构的成员,你会在访学结束后回国等。
研究计划,需要写清楚你的研究目的,你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等。
学历证书的公证件。
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公证件。
身份证复印件。
在读证明。
如果你携带家属还需要给家属提供证明材料。
材料就这些了,每年的要求也可能会有些许变化。提交的所有材料必须是英文或者英文的翻译件,无犯罪记录和学历公证的时候就会有翻译件,资助证明如果是中文的需要自己翻译然后也找学校给你盖上章比较有效力。
拿到A码需要的材料:
护照复印件。
单位证明信。
简历,写清楚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和受教育细节,学术经历和成果等。
学历的公证件。
这些文件是PDF版,英文件,仅供参考,可能不同的学校要求不一样。
体检:
可以提前体检,具体咨询最近的体检中心,移民局网站上有指定的体检中心和医生,打电话去预约体检,他们会问你是否已经提交材料了,如果你是提交材料后收到了通知体检的话就需要提供大使馆签证中心给你的信息和身份证。体检前可以吃东西,我没吃早饭护士说没吃早饭血管都找不到了,半天才抽出血。一般早上8点到达体检中心取号,拍照,等待叫号体检。等你体检完还需要等待尿检结果,通过了就可以走了,他们会把结果上传。
然后就是等待,访问学者签一般是2-3个月的审理时间,所以需要早点准备材料。我是下半年办理的可能人比较少,所以10月9号送的材料,13号通知体检,24号体检完成,11月13号通知我下签。等待是很煎熬的,因为害怕哪个材料不对了会拒签,其实不用太担心,一般按照清单好好准备就不会有问题,送签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先给你把关,但是千万别少材料,需要公证的一定要公证。
对于第一次办理的人来说什么都不懂,会有很多时候很无助,特别是我这种实现了第一次办签证,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一切那么陌生和充满未知。非常感谢一路帮助我的朋友们,真的是不厌其烦的回答我的问题,给我支招,有时候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还好我脸皮厚。
对于国内的博士在读生出国交流,你是办理学签还是工签(访问学者签)需要咨询对方学校,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我当时咨询外导他说没要求,我来了之后注册才发现,他们有专门的文件规定所有的visiting research student都需要办理工签(work permit)才能注册,所以最好先查清楚比较好,外导可能并不了解学校规定,最好写个邮件给学校问清楚比较靠谱,我外导很nice但是跟我一样经常搞不清楚状况。
总之,看到别人出国觉得很好玩,但是真的自己去办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很累人。万事开头难,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以后就轻松了。

Recent Posts
See AllAuthor: Vimal Sivakumar By CIC News On Aug 30, 2023 To attract more global tech talent to Canada,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recently opened a new three-year Open Work Permit
Edit by Edana Robitaille from CIC News on Aug 28, 2023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is working toward modernizing and digitizing its processing system to improve access for app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