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
为孩子大声朗读,这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方式
在欧美的“亲子阅读大师”中,吉姆·崔利斯可能是中国父母最熟悉的。他的《朗读手册》,让千千万万父母捧起书为孩子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方式。
他撰写的《朗读手册》,帮助了无数家长和孩子,2006年底被介绍到中国。目前已出到第三辑。《朗读手册》中引用的美国诗人吉利兰的诗句感动了无数的妈妈——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01
阅读应成为人生的基石
一个孩子,因为有每天给自己读书的父母,命运会有很大的不同。最近的阅读研究证明,对任何性别、种族、国籍和社会背景的孩子来说,阅读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在未来更成功以及生活得更幸福。
人与书并不是先天相互吸引的,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或图书馆管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当你给孩子朗读时,你扮演着一个示范的角色。
儿童早期的能力之一就是模仿,他模仿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我们都发现了儿童对于广告的兴趣及极强的模仿能力。在此我们要向广告商学习,销售一种名叫“阅读”的商品。
02
为什么要为孩子朗读
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它的好处太多了: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告诉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
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在孩子的脑海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为孩子创造背景知识,建立词汇基础,同时树立一个阅读的典范。
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海中,因为朗读能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等号。而且,阅读也是积累渐进的技能,这意味着,阅读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为了要做好,就必须去实践,读的越多就读得越好。
提到背景知识,很少有家长了解其重要性。背景知识是一项工具,通过它才能对自己所看、所闻、所读有所理解。这也正是为什么读的最多或旅行最多的学生往往是班上知识最渊博的学生。他们拥有大量的背景知识,因此对老师或课本所教的内容理解得最多。
03
孩子出生时就开始朗读
孩子多大就可以听大人读故事书了呢?这个需要每个做父母的回忆一下,我们在孩子多大的时候开始和孩子说话?对了,就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
虽然对婴儿来说,这时的我们就像在说一种外国语言,不过我们却不会因此而不和婴儿说话。但是,大多数的人却无法想象读故事书给一个婴儿听,这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既然我们可以对初生儿说话,就一样可以读故事书给婴儿听,我们用的是相同的语言呀!显然,对于刚出生到6个月大的婴儿,我们只需要让孩子习惯父母的声音和受故事的熏陶,而不是让婴儿了解其内容。
04
应该给孩子读什么?
对婴儿和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而言,好的朗读材料着重在朗读时的声音,也就是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大量使用重复句、很好笑或很有戏剧性、刺激性以及充满色彩或孩子熟悉的事物。
在孩子2岁半到3岁半之间,他们开始喜欢一些有简单情节的故事,例如走失的小狗、小猫或寂寞的小孩等。
当孩子4岁的时候,故事情节变得更重要了。故事是在说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孩子对此产生很大的好奇心。这时也可以读些诗歌或韵文,其中应穿插些表达强烈的叙述句。
可能会有一些父母担心:现在才意识到朗读对孩子的重要,是不是太晚了?切记: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年龄太大而不适合听故事,只是读书给较大的孩子听,不像读书给2岁或者6岁的孩子听那样容易。
孩子到了八九岁,书的选择更有挑战性了。因为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通常写的是比较真实的故事。
有的情节着重于社会或情感问题,在选择含有以上内容的书时,大人必须要确定作者有适当的表达方式,如果有意外死亡等情节,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但也必须抚慰孩子的心灵。
05
如何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什么时候是我们与年幼孩子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只要一对一即可。一对一地散步,一对一地谈话,一对一地阅读。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研究如何帮助有语言困难的孩子时发现,一对一教学对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特别有效。
与孩子一对一的接触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当你要启迪孩子理解故事或其中的道理时,通常会触及他们心灵深处所希望或恐惧的事情,孩子会把他心中的秘密告诉你,当孩子与你分享心中的秘密时,你们之间就产生了一种联系。
06
让小灯多亮15分钟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在书里写上孩子的名字;准备一个书篮,把它放在最常被使用的地方;帮助孩子安装一个床头灯。
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们认为你已经足够大了,可以晚一点睡觉。睡觉前,你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先在床上看点书,所以我们帮你买了这盏小灯。如果你想读书,我们会让它多亮15分钟。
如果你不想看也没有关系,我们会按往常的时间将它关掉。”大多数孩子为了能晚一点睡会愿意做任何事。
07
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童话?
在大多数的父母察觉到之前,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已经准备好要探索这个世界,并迎接将要来临的挑战了。童话故事满足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童话故事可以表达孩子的心灵及热情,告诉孩子许多家长和老师想向孩子隐瞒的事情。童话教孩子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有冷酷及残忍的一面,孩子必须亲自去面对。
除了上述的事实,童话也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它建议孩子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
《哈利·波特》最重要的童话性质在于,哈利的处境和许多孩子所害怕的事是一样的。对那些认为童话充满太多吓唬孩子的情节的人们,托尔金(J.R.R. Tolkien)表示,对孩子避而不谈世界的残酷面,并不表示你可以让那些不好的事情消失。
08
父亲也要为孩子朗读
我们必须说服父亲最好在体育与智育方面都进行亲子活动。因为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大多是女性,因此男孩子会把阅读与女人与家庭作业画等号。
不幸的是,有许多的爸爸宁可带儿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也不愿意带儿子上图书馆。父亲在孩子年幼时进行亲子共读,可以让儿子认为书与运动同样重要。父亲可以在晚餐后与孩子玩,并在同一个晚上花15分钟左右为孩子读书。
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压根没有时间少这回事。对于自己重视的事情,我们一定抽得出时间。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如果在学龄前没有投入这些朗读时间,那么入学时,孩子必须独自接受挑战。
现在,选择一本合适的书,给孩子几分钟时间定下心来,调整好姿势,准备好心情,来聆听故事。这样坚持下去,不用太长时间,就会看到孩子新奇的变化出现!
09
朗读禁忌
■ 别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厌恶情绪会表现在朗读上,造成负面效果。
■ 不要让孩子的负担太重,选书时,考虑一下孩子的智能、社会背景与情感状况,不读超过孩子理解程度的书。
■ 如果没有足够时间做好这件事,不要开始朗读。读一两页就停下来,非但无法刺激孩子的阅读兴趣,反而会扼杀阅读兴趣。
■ 别把书当成威胁—“如果不收拾房间,今晚没故事听!”当孩子看见你把书当成武器时,对书的态度会由积极转向消极。

Recent Posts
See AllAuthor: Vimal Sivakumar By CIC News On Aug 30, 2023 To attract more global tech talent to Canada,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recently opened a new three-year Open Work Permit
Edit by Edana Robitaille from CIC News on Aug 28, 2023 Immigration Refugees and Citizenship Canada (IRCC) is working toward modernizing and digitizing its processing system to improve access for appli